為大學生營造誠信就業環境
http://m.dtrtvu.com2020年04月29日 09:45教育裝備網
媒體報道,近日,多名網友通過某在線“問政”平臺留言反映稱,自己為某高校學生,尚未畢業卻莫名成了某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的員工。網友們表示,“被就業”問題可能涉及企業偷稅漏稅,并對自己造成信息泄露,甚至影響今后真正就業,因此希望相關部門及時調查處理。新聞中雖然報道了相關處理結果,但此類問題“浮出水面”,雖不能說是普遍現象,但至少說明“被就業”現象是存在的,值得引起人們高度重視。
其實,大學畢業生“被就業”問題多有發生,其表現為,個別高校受行政就業率考核指標的干預,為完成就業率達標變向通過偽造學生就業合同,或者委托企業簽訂所謂就業合同的方式,提升所謂就業率;二是社會相關企業為了規避企業繳稅,便“巧妙”地利用大學生頂崗實習以及鉆大學生就業減免稅收等政策上的空子與高校相關就業部門合伙簽訂所謂“就業協議”;還有個別高校為了完成所謂就業率,要求畢業生必須有就業合同才能允許畢業,才能按時發畢業證書,導致個別大學生乃至家長通過尋找社會相關企業開具“假畢業合同”以應對“畢業”等等,諸如此類現象不同程度地出現,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人生成長和對高校以及社會的良性認知,甚至影響他們的人生觀。
對此,我們需要警惕高校、社會相關單位以及家長等構成的大學生成長環境的不誠信和失信現象,特別是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不誠信和失信的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對于大學生而言,正是朝氣蓬勃,帶著美好理想踏上社會大展宏圖的時候,社會某些不誠信和失信的行為會嚴重影響他們對美好未來和美好生活的認知。因此,家庭、學校和社會一定要共同擔當起青年人成長的歷史責任,要增強共同培養人的使命感,尤其要為大學生在走向社會、服務社會、選擇職業的過程中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作者系渤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