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過多“小手拉大手”成為教育負擔
http://m.dtrtvu.com2020年04月08日 09:21教育裝備網
在教育圈內,一些地方各種眼花繚亂的“小手拉大手”活動層出不窮,干擾了教學,折騰了師生,成為學校的負擔。
誠然,有些“小手拉大手”活動能夠將宣傳教育由學校傳遞到家庭,進而延伸到社會,形成學校、家庭、社會遞次擴展的輻射效應,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問題是,當前有些職能部門在推進宣傳教育工作過程中,缺乏統籌謀劃和科學安排,就一股腦地扔給教育部門和學校,壓給老師和學生,還美其名曰“小手拉大手”。
雖說教育是一種“相互作用”,但教育也是有常識的,所有的教育“絕招”都是有“針對性”“現場性”的。有些職能部門部署的“小手拉大手”活動總是“全民皆兵”,動不動就要求學校全體動員、全員參與、全面覆蓋,但諸如“掃黑除惡”“掃黃打非”“易地扶貧搬遷”等專業性和政策性過強的拉手活動,需要一定的認知水平和言語表達能力,小學中低年級學生是搞不清也講不明,應該是不宜參與的,要求這樣的“小手”去生“拉”硬“拽”,恐怕只能是力不從心、徒勞無功。
一次又一次的簽字畫押式的“小手拉大手”被推進校園、推入課堂、推向學生,搞形式、走過場,暴露了敷衍應付、弄虛作假的形式主義,加劇了不良作風的傳播和蔓延,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調研過程中,不少學校反映現在啥事都“小手拉大手”,五花八門的宣傳資料,老師們迫于壓力發到“無奈”,學生們迫于師威聽到“厭倦”,家長們迫于任務簽到“麻木”,最后老師們只是“大概知道”、學生們也是“好像記得”、家長們卻是“根本沒看”,收上來的就成了一堆“雁過留痕”的“政績單”。更有甚者,去年某市在摸排掃黑除惡情況時,當地幼兒園還一本正經地摸排上報幼兒涉黑涉惡情況,這豈不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如此的“小手拉大手”怎能拉得好?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與使命,但在形式主義下誕生如此多的“小手拉大手”卻讓學校和老師不堪其擾。去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教育宣傳活動,要根據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要,由教育部門整體規劃、分類指導、統籌安排進入校園。如中小學課程已有類似內容,可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融入教學安排,不得重復安排。諸如共建文明城市、禁毒、掃黑除惡、掃黃打非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其本質內容早已融入國家課程標準,體現在學生教材中,有關部門在習慣性地“轉發”任務時,其實是在重復教育內容,增添教師負擔。過多的非教學任務侵擾校園,不僅增加了學校和教師的負擔,而且引發家長抱怨,甚至家校關系和正常的教育教學效果也受到了影響。
如此多的“小手拉大手”,導致小手拉不動了、拉不好了,學校和老師拉不過來了。請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對教育事業多些支持與尊重,對學校和師生少些干擾,讓我們的教育輕松上陣、回歸本質。
(作者系湖北省鐘祥市教育局局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