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以課程建設、教師培訓等為突破口,深入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筆端萬象潤心靈
http://m.dtrtvu.com2024年09月20日 11:07教育裝備網
走進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思源實驗學校,濃濃的翰墨書香撲面而來,走廊、辦公室、教室,隨處懸掛著書畫作品。
每周五下午,武威市涼州區青年巷小學書法教室里都格外熱鬧,該校組建了多個學生書法社團,邀請本地書協、文化館的專家進校手把手輔導。
……
在隴原大地,“書法特色校”有不少。近年來,甘肅省教育廳以課程建設、教材開發、教師培訓等為突破口,通過常態化開展書法教育教研、展示活動,全力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
突顯地方特色,強化課程教材建設
如何在育人過程中,引導學生提升文化自信?多年來,甘肅省教育廳一直致力于建強書法(寫字)課程,打造一套具有“甘肅特色”的精品書法(寫字)教材。
推行新課程改革之初,甘肅省教育廳就將寫字課程規劃為地方必修課程,自2004年開始建設寫字課程,研制相關文件,并開發地方教材《寫字》。
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應該如何確定?課程評價如何開展?在廣泛深入學習、研討與調研的基礎上,甘肅省書法課程開發與教材編寫團隊充分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對寫字課程話語體系的基本定位逐漸明晰——“不僅要幫助學生提高書寫技能,還要解決書法審美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問題”。
2015年秋季開始,專家團隊歷時3年,分階段對《寫字》教材進行修訂,修訂后三至六年級教材更名為《書法練習指導·硬筆部分》,一至二年級、七至九年級教材更名為《書法練習指導》,與國家課程教材形成育人合力。
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武威市涼州區青年巷小學美術書法教師翟相永介紹,教材遵循學生的書寫水平和認知水平,在框架上,整套教材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構成了一個相對全面的書法技法和知識系統。
“書寫練習的內容與語文學科相配套,所選例字、詞組、詩詞等內容緊跟語文教材,與語文學科的學習相互促進。”甘肅省文聯原副主席、甘肅畫院原院長馬國俊介紹,編寫過程中,教材還注重突出甘肅地方特色,加深學生對各地方書法風尚和書法文化傳統的了解。
注重“以賽提能”,研培賽齊頭并進
為確保教材的編寫理念與教材內容與時俱進,教材編寫和出版單位多次開展調研和教學研討活動,通過教學觀摩、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全面深入了解課程實施狀況。同時,委托第三方研究機構開展課程開設、教材使用情況研究,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專業化評估。
此外,甘肅召開全省首屆書法課程建設研討會,舉辦書法講壇、教師書法作品展、書法教育研究論文評選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書法教育氛圍。
教師是課程實施的核心,甘肅省教育廳要求各市(州)將教師書寫能力納入教師選聘的考察條件,并通過培訓會、書法教學技能比賽等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書法水平和教學水平;在培訓中,通過設置專家答疑、書法名師現場指導等環節,為教師提供全方位的學習交流平臺。
“這種互動式的培訓增強了專業技能,促進了交流協作。”臨夏康樂縣康樂中學書法教師李昱平說。
各地各校每學期堅持開展“三筆字”基本功大賽,教師通過競賽互相促進、共同提升。“練習書法不僅在于提高個人寫字水平,更在于通過寫字磨煉心性,增強文化修養,培養審美情趣,增強文化自信。”武威市涼州區青年巷小學校長張明山說。
培育“小書法家”,特色學校遍地開花
“端正坐姿,執筆要豎直,靜下心來,準備起筆……”在蘭州市七里河區七里河小學的書法教室,學生們在教師薛曉琴的指導下,專心練習書法。臨夏康樂中學的書法教學也“有一套”:初中生能完成楷體字書寫,高中生能熟練進行隸書、楷書、大篆等字體書寫,并對不同技法、風格的書體具備一定鑒賞能力。
依托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甘肅各地中小學書法教育蓬勃開展,師生通過研習書法,了解歷史、學習典故。由書法教育之點,鋪學科融合之路,一所所特色鮮明的學校用書法打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門。
隨著教育數字化的發展,甘肅還將書法與電子設備和數字技術相結合,為師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各校不僅要開好書法課、建好書法教育體系,還要不斷探索打造墨香浸潤教育的品牌,讓書法之花在校園綻放,繪就學生成長成才的鮮亮底色。”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勝偉表示。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