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職校“進修”也是一種自我重塑
http://m.dtrtvu.com2024年09月10日 10:24教育裝備網
最近幾年,大學畢業生重返職業(技師)院校“回爐”的新聞不時出現于各種媒體,每每引發熱議。
有網民借此詬病大學教育的質量,認為讀職校才是能夠讓人生開掛的“靈丹妙藥”。顯然,這是一種以偏概全、一葉障目的狹隘認知。眾所周知,本科教育與職業教育是不同類型的教育,分別肩負著各自不同的使命和職責,不能因為大學生就業難而對大學教育妄自菲薄,也不能由于職校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就恣意夸大職業教育的“功效”。
毋庸諱言,近些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各地各級職業院校也確實不負眾望,務實辦學敢于創新,取得了非凡的業績,為區域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這并不能掩蓋我國大學教育的成績卓著,也無法消弭大學教育的獨特功勞,更不能因為大學生選擇到職業院校“回爐”而產生偏頗的遐想。
尊重勞動、崇尚技能,弘揚工匠精神是新時代的主旋律,但社會上仍有一些家長盲目要求孩子片面追求高學歷。可喜的是,年輕的大學生們廣聞博見,已經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技能立身的重要性,果斷“反向”報讀職校、夜校,期望通過掌握一門手藝為自己開辟一條職業新路徑,在不同的賽道感受人生的精彩。
綜觀大學生們前往職業院校“回爐”的動因,正是由于他們看清了自身的不足,明確了未來的方向,方才“放下身段”選擇按需充電。當今時代,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全面賦能千行百業,國家層面統籌布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頂尖研發人才掛帥出征,也要有一定數量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殿后助推,以助力新興技術有效轉化落地。大學生們不再滿足于在校所學,而是與時俱進地到技校夜校“進修”,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轉換賽道,更是面向未來前瞻謀劃的自我重塑。
由上分析,我們可以樂觀地預測,在不久的將來,終身教育將成為一種趨勢,大學畢業生“回爐”學習、按需“再修”會漸成常態。廣大職業院校應當敏銳捕捉這一現實需求,提前規劃前瞻先行,科學調整辦學目標,全面重構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質量培養深受企業歡迎的理論與技能并重的復合型人才。這是職業院校服務終身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未雨綢繆從容應對未來生源回落局面的轉型之舉。
(作者系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副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