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黨史學習教育要樹立科學課程觀
http://m.dtrtvu.com2022年02月24日 09:27教育裝備網
去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當前小學黨史學習教育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中還沒有成為獨立的課程門類,只是在語文、道德與法治兩門學科中有所涉及。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需要根據地區和學校實際情況建構系統性的黨史學習教育課程,從而使黨史學習教育內容更系統、路徑更清晰、過程更有序。
課程設計的總體思路一定要堅守兒童立場,課程內容、形式、實施過程、評價等都要基于兒童經驗、兒童視角,激發兒童學習興趣,切口要小,由難化簡、深入淺出,促進兒童主動改造生活經驗,不斷實現高尚道德情感的自主建構。
課程內容的構思需要把握三個要點。一是突出重點,百年黨史浩瀚厚重、英雄輩出,小學黨史學習教育必須抽絲剝繭,從不同歷史時期選取典型人物、故事、事件,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個鮮活的支點。例如,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每一種精神背后都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需要引導孩子們去了解和體悟,從而真實地生發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崇敬與熱愛。
二是體現小學低、中、高年段階梯式遞進關系。例如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小學30節黨史紅色微課中,低年段聚焦建黨百年人物,以“尋、曬、頌、聽”的方式,呈現了靈動的人物形象,讓學生知曉建黨歷程中的偉人與英雄;中年段展現“行走紅色江岸”的研學活動,黨員教師帶領學生尋訪江岸紅色場館,當小小講解員,講好研學故事;高年段則立足講述建黨百年征程中的重要事件。
三是凸顯本土化特征!耙环剿琉B一方人”,課程內容要充分重視家鄉文化、地域文化、區域文化、校園文化在學生成長道路上不可估量的影響力。要讓黨史學習教育深深扎根于鄉土,讓學生在真實的歷史場景中感受紅色革命史。同時各學校要結合學校文化特色,設計課程的具體內容,讓黨史學習教育成為學校德育的有力補充。
從課程的呈現形式來看,要多樣、開放。除了開設紅色微視頻、紅色電影、紅色研學、紅色閱讀課程以及各類紅色主題的班會、隊會、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等,還可以為學生推薦各類網上學習資源。在課程開發時要有“一事一物皆教育,時時處處有課程”的意識。從學生的具體生活、學習場景中,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尋找課程元素,優化課程形式。
從課程實施和管理的角度來看,黨史學習教育課程要力求系統性,對課程實施路徑、實施方式、評價方式及注意事項等都要作出明確的、具體的規定。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學校要避免黨史學習教育與學校常態教育脫離,加重師生負擔。
小學黨史學習教育意義重大,是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形成正確“三觀”的關鍵,是中小學德育不可或缺的內容,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因此,一定要依托高質量的黨史學習教育課程,讓小學生真正走進中國共產黨發展史這本厚重的紅色教科書,讓黨史在學生心中扎根。
(作者系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教育局初教科科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