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霞在线观看视频,成人无码h免费动漫在线观看,a片试看120分钟做受视频在线 ,绿巨人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m.dtrtvu.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安徽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各級各類學校開學工作指南(一)的通知

http://m.dtrtvu.com2020年02月07日 15:25教育裝備網

  皖教防控辦〔2020〕3號

各市、省直管縣(市)教育局,各高等學校、省屬中專學校、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

  為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教育廳擬制了各級各類學校及校外培訓機構開學工作指南(一),現予以印發并就有關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學校(含幼兒園,下同)要科學謀劃開學準備工作,按照“一校一案”原則,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開學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各級各類學校不得在正式開學前組織學生返校,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線下集中教學活動和集體活動。具體開學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經科學評估后確定。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在我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解除前,一律不得開展線下集中服務。

  二、各地、各學校要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精準制定學生返校方案,安排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師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同時做好留觀、隔離場所設置和人員防護等準備工作,保證返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都能夠得到全覆蓋的健康監測、健康保護。開學日期確定后,學校應通過家長微信群、QQ群等,每日了解學生健康狀況,對發熱、咳嗽等癥狀學生,及時提醒就醫,并根據健康狀況確定具體返校時間。

  三、各級各類學校及校外培訓機構要依據開學工作指南(一),遵照當地疫情防控部門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單位開學工作方案,于2月10日前將開學工作方案報送所屬教育主管部門備案。省屬高校、廳屬中專學校的開學工作方案報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部屬高校、省屬中專學校在報主管部門的同時,同步報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聯系人:謝廣覺,聯系電話:0551-62831880

  附件: 1.安徽省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一)

  2.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一)

  3.安徽省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一)

  4.安徽省校外培訓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一)

  安徽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代)

  2020年2月6日

  安徽省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一)

  一、開學前工作

  (一)組織領導

  1.健全防控領導小組。各高校黨委和行政主要領導要扛起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各二級部門(含院系)主要負責人組成的防控領導小組,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制,切實履行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個人責任。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政策貫徹不徹底、落實不到位的,要依紀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2.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建立校內各部門各單位之間、學校與屬地政府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渠道,動員一切力量實施聯防聯控、群防群治。

  (二)宣傳教育

  1.持續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宣傳和輿情監督工作,依托微信群、公眾號、班級QQ群等信息平臺,用好公示欄、LED電子屏、黑板報、標語等陣地,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確保疫情防控宣傳信息及時傳達到每位教職員工和學生。

  2.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關注權威發布,關注當地疫情防控動態、聯防聯控的政策措施,不信謠、不傳謠,消除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憂慮和恐懼心理。

  3.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心理援助服務,引導師生理性看待疫情,加強心理疏導和干預。

  (三)分類指導

  1.對寒假留校教職員工和學生。要落實每日健康監測,發布預警提醒,非必要原因不外出,尤其不到人流量大的場所逗留;細化后勤衛生保障,嚴格校門等重要位置管理,做好人員密集場所衛生消毒,按照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要求做好校內防控工作,出入校園自覺接受安全檢查。嚴禁非本校教職員工、學生及校內家屬區住戶進入校園,對所有進出校園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測量體溫,禁止未佩戴口罩或體溫異常人員進入校園,取消各種旅游團組進入校園。禁止校內居住人員串門聊天、聚餐聚集,加強寵物和家禽的管理。

  2.對返鄉教職員工和學生。要明確紀律要求,暢通各職能部門、二級教學單位及輔導員與師生聯系渠道,主動服務聯系師生。引導師生堅決服從高校和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決定、措施和要求,未經高校批準,返鄉教職員工和學生一律不得提前返校,要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報告個人情況。對確有特殊情況需提前返校的學生,高校要嚴格落實審批制度。

  3.對返鄉后已返校教職員工和學生。要建立教職員工生活及健康狀況信息臺賬,督促其自覺遵守屬地居家隔離規定,自行居家隔離。如有疑似癥狀,及時處理并報告。高校要在第一時間對返校學生監測體溫,了解其假期動向及健康狀況、途經地區和人員接觸情況,精心做好學生生活保障、心理關懷和思想引導,“一人一案”做好工作。要重點監測假期去過重點疫區或教職員工和學生中接觸過疫情發生后從重點疫區離開者的健康狀況。

  4.對普通專業實習生。各高校要細化政策措施,緊密聯系實習單位,加強對實習生疫情防控期間的管理,精準統計各個實習點、各個崗位在崗情況。要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實習生的人文關懷,安排輔導員或心理咨詢師,扎實做好實習生思想工作,特別是對已在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或單位實習的學生,安排專人與學生保持聯系,提供幫助,全力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5.對醫藥衛生類專業實習生。對已經安排在急診科(發熱門診)、呼吸科、感染科、重癥監護(ICU)等疫情防控有關科室的實習生,有關高校要確保本人自愿、家長知情。對響應地方政府號召,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的實習生,地方政府、高校和實習單位要根據實習生個人意愿、家長意愿、在校期間表現、地方需求等進行綜合考量,不得強制要求實習生參加疫情防控。凡是主動申請參加、動員后愿意參加且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實習生,無論是在校學習還是已在實習單位實習,均要遞交個人申請(附家長意見、學校意見和實習單位意見)。要嚴格培訓,所有實習生必須培訓合格后再上崗。

  (四)防疫措施

  1.嚴格執行國家及我省延遲開學的規定,科學制定返校人員管理預案,錯峰安排返校時間。開學條件準備成熟的高校,經學校黨委科學評估后形成開學工作方案報經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后實施。

  2.完善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情況,科學研判,要梳理和完善傳染病防控相關制度,尤其是師生和職工的晨午晚檢、因病缺勤登記與報告、隔離和復課制度等。與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溝通,明確收治醫院。

  3.要安排開學時的體溫檢測、統計假期與相關人員接觸情況,及時開展重點人群排查、疫情防控教育和心理輔導。

  4.要結合屬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校內居住人員管理辦法和校園出入管理辦法等,必要時實行封閉管理,做好入校登記,減少人員流動,防止交叉感染。

  5.要采取相關隔離措施,在具備條件的校醫院或合適的場所安排一定數量的病房、房間作為臨時隔離觀察場所,依規妥善處理。

  (五)報告制度

  1.學校建立健全疫情報告機制。明確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時限和流程,并公布學校疫情報告單位及部門的聯系方式,保證疫情信息的及時精準報告。

  2.學校醫療衛生機構應在診治過程中保存門診隨診記錄、開展疫情監測,重點監測假期去過重點疫區或教職員工和學生中接觸過疫情發生后從重點疫區離開者的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癥狀,應立即向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并做好相應的登記記錄。

  3.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加強疾病防控知識專業培訓,加強值班力量,根據實際情況增設預檢分診,一旦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應及時報告、妥善處置,要第一時間隔離觀察,并立即聯系指定醫院轉診,做到傳染病病例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處置。

  4.學校疫情報告人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報告程序、內容和時限向屬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定的疫情防控機構報告,同時報告學校主要領導。

  5.全面落實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日對全體學生(含本專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等各類學生)、教職工和高校服務人員(校內的物業管理人員、保安、食堂工人、建筑工人、維修人員、老校區家屬宿舍中的社會人員等)開展全面精細排查、精準落實,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及時準確報告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

  (六)保障工作

  1.各高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統一指揮,要確保組織領導有力、制度保障到位、專項資金充足、人員物資齊備,確保疫情防控指揮不脫節、人員無疏漏、環節無死角。

  2.學校應主動對接衛生防疫部門,尋求技術指導,制定傳染病預防控制應急預案和相關制度。

  3.學校應安排專門負責疫情防控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各二級學院應指定專人為疫情防控工作聯系人。

  4.學校要科學合理有效使用物資、經費,應儲備足量的個人防護用品(如外科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劑(漂白粉、醫用酒精等)、體溫計等防護用品,安排專人進行管理,避免濫用和浪費等。

  5.學校要做好食堂、浴室、飲用水的安全監管。嚴格落實食堂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做好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晨檢工作;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使用野生動物。身體不適者及有發熱癥狀人員嚴禁進入食堂。提倡自帶餐具,分段錯峰采取打包方式自行帶走,不在食堂集中就餐。進入食堂人員要帶好口罩,進入食堂后先洗手后取餐。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對自備水源的防護,做好供水設施(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食堂蓄水池、飲水機等)的清潔、消毒工作。通過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提供的學生生活飲用水開學前必須監測合格后才能使用。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對高校浴室加強管理和服務。進入浴室前進行體溫檢測,嚴禁身體不適者及有發熱癥狀人員進入浴室。提倡學生在有條件的宿舍內洗浴,盡量不去公共浴池洗浴。

  6.加大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各高校要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傳染病為重點,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方位改善高校環境衛生條件,推進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廁所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改善整體行動,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為廣大師生創造衛生、整潔、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洗手間必須配備肥皂或洗手液。要對電梯間等封閉常用空間和部位,不間斷開展消毒工作。

  二、開學后工作

  (一)宣傳教育

  1.保證開學后宣傳力度不減,持續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宣傳和輿情監督工作,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關注權威發布,關注當地疫情防控動態、聯防聯控的政策措施,不信謠、不傳謠,確保疫情防控宣傳信息及時傳達到每位教職員工和學生,消除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憂慮和恐懼心理。

  2.加強健康教育,開學后應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培訓應不少于1學時。要教育引導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學習掌握疫情防控知識,大力倡導健康生活,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努力使人人成為疫情防控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3.加強心理輔導。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心理援助服務,引導師生理性看待疫情,加強心理疏導和干預。

  (二)教學安排

  1.積極組織開展線上教學。各高校要借力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完善并實施“互聯網+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要結合本校教學實際,充分利用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承擔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國內主流在線教育平臺等的優質教學資源開展線上教學、師生互動和在線輔導。

  2.疫情防控期間要減少聚集性活動,減少集中授課。必須開展的集體活動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參加人員須佩戴口罩,盡量安排在室外進行,盡量縮短聚集時間,盡量控制參加人員數量。

  3.積極開展基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的精準教學監測與服務,確保“教師真在教、學生真在學”,保障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4.持續加強實習管理。精準統計各個實習點、各個崗位實習生在崗情況。扎實做好實習生思想工作,特別是對已在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或單位實習的學生,須安排專人與學生保持聯系,提供幫助,對已經安排在急診科(發熱門診)、呼吸科、感染科、重癥監護(ICU)等疫情防控有關科室的實習生要重點關注,全力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三)防疫措施

  1.實行定時檢查制度。各高校在開學后要繼續做好防控信息日報告制度,嚴格落實師生晨、午、晚檢制度,如有發熱、咽痛、咳嗽、胸悶等不適癥狀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要第一時間隔離觀察,依規妥善處理,立即上報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和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疫情防控期間,嚴禁非本校教職員工、學生及校內家屬區住戶進入校園,對所有進出校園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測量體溫,禁止未佩戴口罩或體溫異常人員進入校園。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校園人員密集場所和公共場所入口處采取體溫檢測措施,嚴格執行體溫篩查制度。原則上停運學校通勤班車。確實需要的,應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嚴格遵循有關要求運行。

  3.學校要及時了解、掌握在校師生每日健康狀況。盡量減少在校人員流動,提倡彈性工作制,停止舉辦不必要的各種聚集性活動。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必須按要求佩戴口罩。

  4.原則上不召開人群聚集的會議或典禮,提倡召開視頻會議。如必須舉辦,應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嚴格遵循有關要求,縮短會議時間,控制參會人員數量。

  5.在學校屬地居住或者返校14日內的師生出現發熱(達到或超過37.3℃)、乏力、干咳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疼等異常情況,應立即隔離,依規妥善處理,立即上報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和全省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6.學校要重點加強人員密集場所衛生管理。食堂、宿舍、教室、圖書館等重要場所,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通風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定時對地面、墻壁、桌面、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食品用具以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為主,每次消毒15至30分鐘。學校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規定,學校環境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

  7.規范隔離措施。各高校要設置隔離觀察區,安排專人負責對隔離觀察者進行管理,設置專人值守,不得隨意出入。隔離觀察區人員及隔離觀察者要佩戴口罩,避免與其他人密切接觸,做好各項防護措施。要做到政治上關懷、思想上關愛、生活上關心,引導隔離者積極配合。

  8.發生疫情時,學校應配合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做好疫情的控制和病人的救治,并落實衛生防疫部門提出的防控措施。

  9.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應依法接受衛生防疫部門的調查、采集樣本、密切接觸者篩查、隔離治療、預防接種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反映有關情況。

  10.患病的學生,休、退學應根據病情、病種,按照學籍管理規定執行。學生病愈且隔離期滿時,應持學校醫療保健機構認可的有效證明到學校或院系教務部門查驗后方可復課。

  (四)報告制度

  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持續完善疫情報告機制。每日對全體學生(含本專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等各類學生)、教職工和高校服務人員(校內的物業管理人員、保安、食堂工人、建筑工人、維修人員、老校區家屬宿舍中的社會人員等)開展全面精細排查、精準落實,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及時準確報告全省教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五)保障工作

  1.完善制度保障。各高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要進一步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相關制度,構建完備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等疫情防控制度體系。

  2.完善人力保障。學校應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業務部門組織開展的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業務技術指導。學校相關醫務人員應定期參加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業務部門組織的傳染病預防控制業務培訓。

  3.落實資金保障。學校應安排疫情防控專項資金,專款專用,購置儲備足量的個人防護用品(如外科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劑(漂白粉、醫用酒精等)、體溫計等防護用品,避免濫用和浪費。

  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一)

  一、開學前工作

  (一)完善工作預案

  1.嚴格落實書記、校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學校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防控領導小組,并組建相應專項工作組,統籌指導全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組織領導到位、人員力量到位、制度保障到位,確保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

  2.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明確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標、領導機構、職責分工、疫情監測、應急舉措、善后處理等內容,落實單位責任、部門責任、個人責任,加強人員培訓,增強應急處置能力,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建立健全學校、系部、年級、班級、家長、實習單位之間的防控工作聯系網絡,完善信息收集報送渠道,保證信息暢通。加強與屬地衛生防疫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聯系與溝通,取得專業技術支持,開展聯防聯控。

  4.健全防控工作制度,建立門衛管理、值班人員管理及教室、實訓室(場)、宿舍、公共浴室、食堂等重點場所管理制度,實行信息日報制度、學生缺課追蹤和隨訪制度、師生晨午檢制度(其中住校師生要實行早、中、晚三次體溫檢測)、消毒制度、疫情報告制度、師生個人衛生管理制度等。在合適場所設置暫時隔離室,配備必需物資。

  5.除正常值班外,提倡在家辦公、網絡辦公,減少交叉感染概率。

  6.落實防控經費,做好消毒物品、洗滌用品、口罩、額溫測量儀及體溫計等防控物資貯備。設置專門垃圾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廢棄口罩及廢棄消毒物品等。

  (二)建立信息臺賬

  1.全面摸排各類教職員工(含保安、宿舍、浴室和食堂管理人員等,下同)和學生假期去向(包括假期中已在外實習的學生情況),全覆蓋、無遺漏、精準掌握每位教職員工、學生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建立外出、有疫區接觸史、身體不適教職員工和學生信息臺賬。健康狀況內容信息至少應包括:自身身體健康狀況、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狀況、假期是否曾前往重點疫區、是否接觸重點疫區高危人員等。

  2.加強信息報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由疫情報告人按時、精準向教育主管部門報送,不得漏報、遲報、瞞報。

  3.對未出隔離期及身體不適教職員工和學生須延遲到校時間。對存在疫情傳播風險的個人要密切關注,要有人文關懷。

  (三)做好教學安排

  1.組織心理健康教師等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重點做好針對留校人員、從疫區返回的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心理關懷與疏導。

  2.結合實際制定延遲開學工作方案,及時調整春季學期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督促教師認真備課,提前調整好教學進度。

  3.利用校園網、在線課堂、資源平臺等開展網絡教學,通過微信、電話、QQ等渠道,給予學生在線學習答疑輔導。

  4.通過微信公眾號、家長群、學生群等,科學指導學生在家開展適度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指導學生延遲開學期間的學習和生活。

  (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1.在開學前對校園環境進行全面清理和消毒,做好辦公場所、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活動室、實訓車間、實驗室、浴室、廁所等校園公共活動場所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不留死角,保持通風換氣,全面改善學校環境衛生條件。

  2.通過微博或微信公眾號、家長群、教職工群、電話和致師生家長一封信等方式,教育引導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家長全面學習掌握疫情防控知識,努力使人人成為疫情防控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3.對公共場所特別是宿舍、浴室、食堂和洗手間的流動水洗手設施進行全面檢修,確保暢通可用。公共場所流動水洗手設施不足的,要及時增設。配備洗手液或肥皂供教職員工和學生使用。

  二、開學后工作

  (一)嚴格執行各項預案

  1.加強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人員配備等組織管理工作,相關人員要在崗在位,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落實到位。學校書記、校長須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嚴密防線,確保防控工作無疏漏。

  2.做好校園疫情動態監測,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晨、午、晚檢及學生缺課跟蹤,并及時登記,建立臺賬。若有師生員工出現發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不適癥狀,第一時間暫時隔離,并依規妥善處理、立即上報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

  3.繼續做好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根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要求,按時、精準報送教育主管部門,不得漏報、遲報、瞞報。

  4.若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學校要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嚴格遵照疫情防控辦法開展工作。要及時了解因疫情防控需要被隔離學生和其他原因未到校學生每日健康狀況,關心關愛他們。

  (二)加強教育教學管理

  1.全面了解假期學生學習狀況,合理調整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安排,可采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強化有針對性的輔導,實施分類教學,落實調整后的教學方案。

  2.堅持以一個班級及以下為單位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一律不開展校際間師生聚集活動。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開學典禮等活動以視頻、廣播等形式開展。不得組織參加社會機構等舉辦的比賽、展示等聚集性活動。

  3.錯時安排不同專業和年級學生入校時間、食堂就餐時間、浴室開放時間,分時段、分批次組織開展體育鍛煉活動。減少學生在教室、實訓場所、宿舍間的流動。

  4.原則上不召開學校教職員工大會,可利用網絡平臺或學校廣播召開會議。不組織開展全校性、校際間聚集性教學和教研活動,倡導網絡教研,通過電話、視頻、微信等方式開展校本和校際間教研活動。如因特殊情況必須開展的,要上報教育主管部門,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嚴格遵守相關衛生要求,盡量安排在室外進行,盡量縮短活動時間,并控制參與人數。

  (三)妥善組織實習實訓

  1.開學前不安排學生進行實習。對已在外實習的學生,要與實習單位共同做好學生安全防護工作,加強疫情監控,及時掌握學生實習及生活情況,實施分類管控。

  2.對已在疫情一般地區進行實習實訓的學生,具有暫停撤回條件的,可在符合屬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有序撤回,撤回的學生要做好充分的防護,避免途中被交叉感染,返回后先居家隔離觀察14天以上,無異常后再返校。不能暫停撤回的,由學校聯合實習單位負責管理,并嚴格遵守屬地衛生防疫工作的要求,待疫情結束后再返回。

  3.對已在重點疫區實習實訓的學生,要嚴格遵守屬地人員流動的管理規定,待相關條件允許后,方可返回,期間要確定專人做好心理疏導和生活保障。

  4.對實習期間放假的學生,嚴格按照規定的開學時間及實習地的疫情防控要求組織其返回實習單位,不得提前。

  5.疫情結束前不安排任何新的實習實訓。

  (四)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1.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宣傳工作,普及防治知識,增強師生員工防病意識。學校可利用健康教育課、班級qq群、微信群、主題班會、觀看宣傳視頻、黑板報、櫥窗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以提高廣大師生員工防治知識知曉率。

  2.持續通過微博或微信公眾號、家長群、教職工群等多種方式,督促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按要求佩戴口罩等,保持清潔衛生、保證充足營養和睡眠,做好自身防護。持續深入開展健康教育,鼓勵師生積極加強體育鍛煉,保證正常作息,增強身體素質。

  3.保持學校各類場所環境衛生,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對校園公共活動場所,堅持每日進行清潔衛生及消毒處理。減少室內公共場所使用,必須使用的室內公共場所(如教室、實訓室等),要堅持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4.各類場所應配備流動水洗手設施及洗手液。做好手部衛生,引導師生勤洗手,尤其在眼保健操前和就餐前,提醒學生洗手。配置洗手液、消毒液等,定時對地面、墻壁、桌面、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安排專人,有計劃采購補充醫用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消耗性物資,保證日常消毒清潔工作能夠及時有效開展。

  5. 加強學校食堂疫情防控,提倡自帶餐具、分段錯峰、分餐進食,采取打包方式自行帶走,不在食堂集中就餐。進入食堂人員要帶好口罩,進入食堂后先洗手后取餐。可以班級為單位,分批到食堂購餐,返回辦公室或教室就餐,也可分餐送至辦公室或教室,減少人員流動聚集,并在就餐時要保持適當距離。餐廳每次用餐后消毒1次,重點對餐桌椅消毒,餐具用品高溫消毒。嚴格落實食堂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做好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晨午檢工作。強化后勤保障人員疫情防控意識,確保師生飲食安全。加強后廚監管,確保所用食材新鮮、清洗干凈。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野生動物。身體不適者及有發熱癥狀人員嚴禁進入食堂。

  6.在屬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對學校浴室加強管理。人員進入浴室前進行體溫檢測,嚴禁身體不適及有發熱癥狀人員進入浴室。提倡學生在有條件的宿舍內洗浴,盡量不去公共浴池洗浴。公共浴室要分時段、分批次開放,每批次使用后全面消毒一次。

  (五)加強校園安全工作

  嚴禁非本校教職員工、學生及校內家屬區住戶進入校園,對所有進出校園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測量體溫,禁止未佩戴口罩或體溫異常人員進入校園。疫情防控期間,校園場地一律暫停對外開放,一律不舉辦與教學無關的聚集性活動。

  安徽省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一)

  一、開學前工作

  (一)完善工作預案

  1. 根據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明確疫情防控的組織管理、具體舉措、預警與應急等內容,落實防控經費,做好物資貯備,加強人員培訓,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 嚴格落實書記、校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成立學校防控疫情專項機構或組織,由學校辦公室或綜合協調部門牽頭,德育、教務、后勤、衛生室、少先隊部、團委等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組成,明確職責分工,確保責任到崗、任務到人。有多校區辦學的學校,每個校區必須指定防控工作的責任人。

  3.建立學校、年級、班級、家長四級防控工作聯系網絡,加強與屬地衛生防疫部門、醫療機構聯系與溝通,取得專業技術支持,開展聯防聯控。

  4.制定教職員工和學生晨、午檢制度(其中寄宿制學校要實行早、中、晚三次檢測體溫制度)。設置合適的晨、午檢和暫時隔離觀察場所,配備必要的用品。

  5.制定完善嚴格的門衛制度,其中寄宿制學校要完善管理制度,重點加強對教室、宿舍、浴室和食堂等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的管理,減少學生在教室、宿舍間的流動。

  6.做好消毒物品、洗滌用品、口罩、紅外體溫測量儀等防控物資采購和儲備。設置專門垃圾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廢棄口罩及廢棄消毒物品等。

  7.除正常值班外,提倡在家辦公、網絡辦公,減少交叉感染。

  (二)建立信息臺賬

  1.全面摸排教師及保安、宿舍、浴室和食堂管理人員等各類教職員工和學生假期去向,全覆蓋、無遺漏、精準掌握每位教職員工、學生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建立外出教職員工和學生、有重點疫區接觸史教職員工和學生及身體不適教職員工和學生信息臺賬。健康內容信息至少應包括:自身身體健康狀況、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狀況、假期是否曾前往重點疫區、是否接觸重點疫區高危人員等。對存在疫情傳播風險的個人要密切關注,要給予人文關懷。

  2.加強信息報送管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不得遲報、漏報、瞞報。對未出隔離期及身體不適教職員工和學生須延遲到校時間。

  (三)做好教學安排

  1.結合實際制定延遲開學工作方案,及時調整春季學期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督促教師備課,提前調整好教學進度。通過微信、電話、QQ、空中課堂等多種形式提供線上服務,對學生作業進行批改和開展答疑輔導,指導學生安排好在家的學習和生活。

  2.根據教師身體健康情況,及時調配好師資,確保開學后教學需要。針對當前疫情形勢下師生可能出現的焦慮、恐慌、煩躁等情緒,組織心理健康教師等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師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1. 建立健全學校衛生管理機制,在開學前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面的校園環境衛生清掃和消毒工作,重點做好教室、宿舍、浴室、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活動室、教師辦公室、實驗室、廁所等校舍和公共活動場所的清掃和消毒,不留衛生死角,保持室內通風換氣,全面改善學校環境衛生條件。

  2.做好健康衛生教育。通過微博或微信公眾號、家長群、教職工群、電話和致師生家長一封信等方式,教育引導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家長全面學習掌握疫情防控知識。科學指導學生在家開展適度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3.對公共場所特別是宿舍、浴室、食堂和洗手間的洗手水龍頭進行全面檢修,確保暢通可用。公共場所洗手水龍頭不足的,要及時增設充足的洗手水龍頭。配備洗手液或肥皂供教職員工和學生使用。

  二、開學后工作

  (一)嚴格執行各項預案

  1.加強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人員配備等組織管理工作,相關人員要在崗在位,確保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落實到位。學校書記、校長須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嚴密防線,確保防控工作無疏漏。

  2.落實校園疫情動態監測制度,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和學生晨、午檢(其中寄宿制學校要嚴格落實早、中、晚三次檢測體溫制度),做好缺課師生及缺課原因的登記、統計和追蹤工作。對發現的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的教職員工和學生,第一時間在隔離場所進行隔離觀察,且安排專人負責,并立即上報屬地衛生防疫機構和教育主管部門,依規進行妥善處置。

  3.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按時、精準報告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不得遲報、漏報、瞞報。

  (二)及時補充物資儲備

  安排專人,有計劃采購補充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消毒液等消耗性物資,保障日常消毒清潔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三)建立家校(園)聯動機制

  持續通過微博或微信公眾號、家長群、教職工群等向全體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和防控要求,督促家長和學生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清潔衛生、保證充足營養和睡眠,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做好自身防護。及時了解因疫情防控需要被隔離學生和其他原因未到校學生在家情況,給予關心關愛。

  (四)加強教育教學秩序管理

  1.不組織開展校級間聚集性教學和教研活動,倡導網絡教研,可通過電話、視頻、微信等方式開展校本和校際間教研活動。如因特殊情況必須開展的,要上報教育主管部門,在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嚴格遵守相關衛生要求,盡量安排在室外進行,盡量縮短活動時間,并控制參與人數。

  2.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暫停如升旗、跑操等大型聚集性活動,開學典禮等活動以視頻、廣播等形式開展,一律不開展校際間師生聚集活動。堅持以一個班級及以下為單位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3.錯時安排不同學段和年級學生入校和離校時間,引導家長在校門外接送學生,避免家長進入校園和教室。督促接送孩子的家長佩戴口罩。

  4.持續深入開展健康教育,鼓勵師生加強體育鍛煉,保證正常作息,增強身體素質。

  (五)持續保持校園環境衛生

  1.加強人員密集場所衛生管理,每日對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活動室、教師辦公室、實驗室、廁所等校舍和公共活動場所進行清掃與消毒,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要減少室內公共場所的使用,必須使用的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電腦室、實驗室等),要堅持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2.落實手部衛生,引導師生勤洗手,尤其在眼保健操前和午餐前,提醒學生洗手。幼兒園要專人落實幼兒每日洗手要求,推行六步洗手法。配置洗手液、手消毒劑等,定時對地面、墻壁、桌面、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

  3.加強學校食堂疫情防控,提倡就餐人員自備飯盒、分段錯峰、分餐進食。可以班級為單位,佩戴口罩,分批到食堂購餐,返回教室或辦公室就餐,也可以分餐配送至教室、辦公室,減少學生流動聚集。就餐時要保持適當距離。餐廳每次用餐后消毒1次,重點對餐桌椅消毒,餐具用品高溫消毒。強化后勤保障人員疫情防控意識,加強后廚監管,確保所用食材新鮮、清洗干凈。

  4.寄宿制學校浴室要分時段、分批次開放,每使用一個批次全面消毒一次。

  (六)加強校園安全工作

  嚴禁非本校教職員工、學生及校內家屬區住戶進入校園,對所有進出校園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測量體溫,禁止未佩戴口罩或體溫異常人員進入校園。疫情防控期間,一律暫停校園場地對外開放,一律不舉辦與教學無關的聚集性活動。

  安徽省校外培訓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一)

  一、線下培訓恢復前的工作

  1.暫停線下教學培訓活動。在我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解除前,一律不得開展線下集中服務。對確有需求的學生(含學員,下同),可通過微信、電話、QQ等渠道,給予學生在線學習、答疑輔導。

  2.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要向教職工、學生及其家長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取得對暫停線下培訓活動的理解、配合與支持,并妥善處理好調課等相關事宜,切實保障學生和家長以及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3.開展健康教育。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家長群、教職工群、學生群等網絡渠道,開展健康教育,向學生、家長和教職工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和防控要求,引導學生、家長和教職工提高防范意識、居家或外出時做好防控,盡量減少外出活動。

  4.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做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明確疫情防控的組織管理、重點舉措、預警與應急等內容,明確責任到人,細化落實責任。建立有效工作機制,保證人力、物力、財力的配備,完善應急處置機制,熟悉應急處置流程,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法定代表人要依法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5.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與衛生防疫部門、教育部門等的聯系,及時準確掌握信息,積極獲取專業指導,加強聯防聯控。完善內部工作機制,完善內部報告制度,及時落實各項要求,履行好防疫責任。

  6.建立師生信息動態臺賬。對在聘的教職工和登記在學的學生,要進行全面摸排,全覆蓋、無遺漏,掌握其假期去向及健康狀況,建立臺賬,重點關注有重點疫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職工和學生、與重點疫區外來人員有密切接觸史的教職工和學生以及與疑似、確診病人有接觸的教職工和學生。關心關愛教職工和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導教職工和學生理性認識疫情,科學做好防護。

  7.加強信息報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按時、精準向屬地教育主管部門報送,不得漏報、遲報、瞞報。

  8.做好培訓開展的準備工作。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辦學場所環境衛生清掃和消毒工作,全方位改善環境衛生條件,加強教室、宿舍、食堂、衛生間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保潔,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加強食堂疫情防控,提倡自帶餐具、分段錯峰、分餐進食,采取打包方式自行帶走,不在食堂集中就餐。做好消毒物品、洗滌用品、口罩、紅外體溫檢測儀及體溫計等防控物資儲備,安排專人管理。設置專門垃圾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廢棄口罩及廢棄消毒物品等。制定出入檢查制度、師生晨午檢(課前檢查)制度,落實出入檢查、晨午檢(課前檢查)實施人員,明確出入檢查、晨午檢(課前檢查)具體流程,在合適的場所設置暫時隔離觀察室,配備必需物資,全力做好保障。

  9.調整培訓計劃。結合實際制定延遲培訓工作方案,摸排教師情況,保證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員工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

  10.做好新進教職工和學生的健康審核工作。新進的教職工和學生,除符合有關規定外,還需進行健康狀況摸排、監測,確保新進教職工和學生身體健康。

  二、線下培訓恢復后的工作

  1.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根據屬地疫情防控部門的工作要求,加強疫情防控領導及人員配備等組織管理工作,結合實際進一步明確、細化崗位責任,相關人員在崗在位,確保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落實到位。及時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及教育行政部門等部門的各項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正常運行,培訓活動有序進行。

  2.持續保持辦學場所環境衛生。堅持培訓期間每日定時進行清潔衛生及消毒處理,對教室、辦公室、門廳、樓道、電梯、樓梯、衛生間等公共部門進行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加強食堂疫情防控,提倡自帶餐具、分段錯峰、分餐進食,采取打包方式自行帶走,不在食堂集中就餐。及時補充物資儲備,及時采購補充口罩、消毒液等消耗性物資,保證消毒清潔工作及時有效開展,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做好個人防護,落實手部衛生,引導師生勤洗手。

  3.落實疫情動態監測制度。對未出隔離期及身體不適教職工和學生不得開展教學、接受培訓。嚴格人員出入檢查、佩戴口罩等工作。密切監測學生和教職工的健康狀態。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做好因病缺勤的師生病因追查與登記等工作。認真落實出入檢查、晨午檢(課前檢查)制度,做好登記工作。一旦發現師生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的,第一時間暫時隔離,依規妥善處理,立即上報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及教育主管部門。

  4.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傳教育。繼續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家長群、教職工群、學生群、公告欄等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督促學生及家長和教職工做好自身防護,按要求佩戴口罩,及時洗手,保持清潔衛生和充足睡眠,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5.結合實際調整培訓計劃。不得超綱、超前教學。加強對授課教師的規范化管理。不得組織開展任何形式的考試、評比、比賽、展示等活動,不組織、不參加任何形式的交流研討調研活動。不組織集中備課,提倡網上集體備課,提倡教師之間通過電話、視頻、微信等方式開展教研等活動。

  6.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按時、精準向屬地教育主管部門報送,不得漏報、遲報、瞞報。

  7.加強安全工作。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機構,對進出人員進行嚴格登記,原則上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機構。不得組織開展除正常教學之外的聚集性活動。

  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參照執行。

(來源:安徽省教育廳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南召县| 江永县| 清徐县| 宜章县| 庐江县| 郧西县| 屏南县| 双流县| 兴宁市| 湾仔区| 张家口市| 九江县| 龙江县| 土默特左旗| 富宁县| 西贡区| 桦南县| 佳木斯市| 缙云县| 洛南县| 布拖县| 云龙县| 金湖县| 古丈县| 郸城县| 隆安县| 韩城市| 宁强县| 静乐县| 元氏县| 广汉市| 丹寨县| 西林县| 云南省| 扬州市| 广灵县| 济南市| 太白县| 滨海县| 公安县|